(開眼電影介紹:http://www.atmovies.com.tw/movie/ftzh24002218/)
一個現世的預言和警鐘,述說著香港人的心聲和困境。
自從《十年》在香港上映以來,在兩岸三地的關注和討論就不斷,而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,更奪下最佳影片,中國官方甚至禁播頒獎典禮,封殺一切相關報導及言論。
《十年》正是對於中國失信的「一國兩制」承諾大大打了一個巴掌,其中對於港獨討論、未來香港的輓歌,專政封閉的中國共產黨,理應正視,理應恐懼。
如此震世的《十年》到底在訴求甚麼?僅是爭取香港人應有的自由和生存權罷了!
《十年》由五個各自獨立的短片組成,每個故事裡,彷彿看到許多台灣的影子,看著人民對於強權的怒吼、對於自由的渴望。
《浮瓜》(導演-郭臻)裡中國政客自導自演的政治刺殺,不也像台灣白色恐怖時期,打著維護社會秩序的口號,卻做了許多違背正義、道德的行為。
當我們的房子一棟棟的被怪手拆除,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天價貴的高樓大廈,連我們的居住權都喪失了,《冬蟬》(導演-黃飛鵬)中的主角感到茫然:對於過去的美好,我們是否還把握的住,是否可以封存起來。
中國易客為主,而香港卻由主成客,在未來香港人的母語廣東話竟成了《方言》(導演-歐文傑)了?計程車司機、職員竟只因不擅於廣東話連工作權也被剝奪。
台灣不亦如此嗎?我們父母們曾經的母語:台語、客語、原住民語不也都遭受打壓,可悲的是,蔣氏政權的國語運動成功了,而這些母語也都成了方言,年輕一代的人都漸漸失(母)語了。
《自焚者》(導演-周冠威)不免讓人緬懷鄭南榕為爭取台灣民主的壯烈犧牲,從過去到現在,公民運動不停的在進行、發生著,自由或許真的不是天生的,而是爭取得來的,片中絕食犧牲的主角最後說了:「維持我意志的不是仇恨,是希望」,這句深深的感動著我,也讓我看見面對悲觀絕望現境的港民,依然抱著希望抗爭著。
《本地蛋》(導演-伍嘉良)講的是本土意識,在未來連「本地」一詞都成了禁語了,中國的專制顛倒著是非,人民一但習慣了,就難想改變,成為聽命行事的「愚民」,於是我們莫忘自主思考,不要連是非、邏輯都不分了。
《十年》裡的故事都有著一個共同點,主角都是市井小民,可能是你也是我,而在中國經濟、政治的控制下,我們就是首當其衝的一群人,不用說工作或是選舉,現在的香港人連居住空間都被占領了,生存都成了問題。於是在未來還沒發生時,我們現在就要行動,因為「為時還未晚」。
「今日台灣,明日香港」,台灣和香港,難道真的那麼像?我覺得兩者依然是不樣的。台灣仍然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,對於中國,雖然外交政治上受到重重阻礙,但是台灣人擁有著絕對的自治權,未來是我們可以決定的,此外,台灣人民對於本土的關懷是重的,相對也是樂天的,總是相信著努力就可以成真,或許我們面對著中國強權還沒有如同香港悲觀以及迫切反抗,因為樂觀的我們相信能改變。
也有許多人提問:為什麼台灣還沒有如同《十年》的作品,然而台灣面臨更重要的一個課題是「過去與現在」,關於「我是誰」的自我認同,這個課題更大更廣,包含種族、語言、政治,從過去以來的族群矛盾、政治對立,台灣一路走來,經歷過許多衝突和反動,我們一直學著包容和改進,並且認識著自己的面貌,我們還在反省著歷史,定義著現在,才能創造未來。
雖然許多人質疑著或甚批評著《十年》的「電影性」,但我覺得就一個傳播工具而言,他已經達到其初衷的目的,而且效果是乘倍的。《十年》重要的是在於它的議題性以及定位,他們在香港人民爭取自主獨立的過程中,發了一鳴響槍,這些都佐證了它確是一個傑出的作品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