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開演電影介紹:http://www.atmovies.com.tw/movie/fhch44950018/

  

 

「你走了以後,我一個人的旅程……」緩緩地道出了影片圍繞的主旨,以及導演林書宇深深的哀慟。

《百日告別》是導演的親身故事,以及他學習處理「悲傷」與「失去」兩個母題的過程。

 

在一場連環車禍中,育偉(石頭飾)和心敏(林嘉欣飾)分別失去他們摯愛的另一半,

故事隨著人往生後做七的習俗,帶著故事循序漸進。

妻子離開後,未完成的鋼琴課,再也無法教授了,

育偉親自去拜訪每位學生,一一的退還學費,也像是一點一點整理著他們的回憶,

拜訪到最後一位學生時,終於聽到妻子生前最常彈奏,卻是他怎麼也想不起名字的曲子,

最後他豁然開朗,明白了妻子離開後,在他心中留下甚麼,他最想念的回憶是甚麼。

 

 

未婚夫離開了,心敏只能自己一個人完成原本計畫好的蜜月旅行,

卻發現生活中每個角落都有著未婚夫的影子,

學著一個人相處的過程中,越是想整理生活與回憶,卻越也加深思念。

育偉和心敏兩個人用不同的方式思念/告別另一半,

原本沒有連結的兩個人,卻背負著一樣的傷痛,

總是擦肩而過的兩人,彼此很遠卻又感覺好近,

他/她彷彿和我有著一樣的傷痛,諾大的城市和擁擠的人群中,或許也只有他/她能了解。

 

 

我很喜歡裡面文字說明往生後做七的不同意義以及文字的視覺設計,

頭七:往生者會回來,因為不甘寂寞、因為對現世留戀。

四九:七七,往生者來到冥渡河前,從此之後,人鬼殊途,代表往生者真正離開了這個世界。

百日:生者必須放下,不再哭泣。

 

就像是林嘉欣講的:「你不覺得做七反而更像是在提醒活著的人,他們已經走了,要學會放下。」

彷彿喪禮或是其他儀式,重要的是活著的人,提醒著我們該道別了。

雖然故事是悲傷的,但影片卻是明亮且溫暖的,

導演提到在明亮之中,依然有不同的變化,他希望故事越往後走,光線是更開闊、更明亮的,

代表我們要學會漸漸走出傷痛,漸漸學會接受失去。

 

整部片很沉重,可以感受的到導演那種很深沉、很深沉的哀傷,

彷彿身體的某一部分被抽離了,全世界的喧囂彷彿都和我不相關一樣。

感情堆疊也很好,慢慢的侵蝕的你的心,

可惜的是轉折做的不夠明顯,層次沒有做出來,不夠表現出角色們心裡的改變,

如何學會放下,抑或是仍然放不下,沒有著墨僅是帶過。

最後一幕育偉又再次遇到心敏,兩人做完七後搭著小巴下山,沿著山路緩緩而下,就像生命一樣還是要繼續的。

 

台北電影節首映後,導演花了許久的時間才能收拾自己的情緒,可以感受到導演的真誠和情感,

他也很用心地為每個觀眾準備了小卡,訴說著感謝和他的感想,且不論影片的優缺點,誠意和情感已是十足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Y.L. 克莉絲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